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主要有哪些
洋务派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,特别是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、壮大的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政治派别。洋务派以"师夷长技以自强"为主要宗旨,以"中学为体、西学为用"为原则。
慈禧太后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,要维护清朝的统治,必须依靠洋务派,所以,她采取了暂时支持洋务派的策略。
洋务派和顽固派
1、清朝统治集团分裂为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原因
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,面对太平天国运动和西方列强侵略的内忧外患,清朝统治集团不能不调整统治政策。但在对待“外国事务”态度上,出现了洋务派和顽固派。
2、洋务派和顽固派的代表人物以及他们主张的相同点
洋务派在中央以奕为代表,在地方以握有实权的曾国藩、李鸿章、左宗棠、张之洞、沈葆桢、丁日昌为代表。在这些人中间,李鸿章办洋务最多、时间最长,是洋务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。
顽固派以大学士倭仁为代表。两派都主张维护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。
3、洋务派与顽固派在对待“外国事务”态度上的不同
洋务派主张面对现实,委曲求全,师夷长技徐图自强。
顽固派因循守旧,坚持祖宗成法,盲目排外,仇视一切外洋事物,仇视一切改革。
地主阶级洋务派
晚清统治集团原本都是顽固派,洋务派是从顽固派阵营中分化出来的,两派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是基本一致的,但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则迥然不同。洋务派主张向西方学习,引进西方科学技术,顽固派则坚持中国的封建传统,反对西学。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攻击,显然是站在封建自然经济的顽固保守立场上,无疑是错误的和违反时代进步潮流的。而洋务派则满足于农民革命已被镇压下去和对外维持和局的现状,自诩为“同光中兴”的功臣,确信所从事的“求强”“求富”活动获得了成功。他们囿于“中学为体,西学为用”的框架,不愿也不敢全面学习西方。
上一篇:怎样知道自己公积金有没有交 下一篇:螳螂吃蚂蚁吗